|
第三节 农耕文化
尧龙山,这方神奇的沃土,哺育了无数勤劳智慧的尧龙儿女,传承着中华民族数千年底蕴深厚的农耕文化。这里有保护完好的万亩云上梯田,有可供体验的农耕文化博物馆,有珍贵的农耕文化集成《随身宝》,这里有插秧节、有丰收节,有酒的故事、米的传说、竹的舞蹈,这里有珍馐美味、有渔樵耕读。 尧龙山下,20万年前的桐梓人曾在此茹毛饮血,古夜郎人曾在此刀耕火种,唐蒙开蜀后,中原铁器时代先进的农耕文明在此传播,经诸葛亮治蜀开发南中、播州杨氏苦心耕战、清初乾隆奖励农垦,至清末民初,尧龙山山前山后、山左山右,已成一派良田数千顷之壮观景象。有开垦守备的田茂玉事迹为佐,更有民国《桐梓县志》记载为证:尧龙山,其左开帐而下,曰上水潦,再下曰下水潦,其右开帐而下曰沿岩。中若釜形,罗田千顷,延至九盘关,为黔、蜀门户…… 新中国成立以来,尧龙山人在历届党委政府的带领下,充分发扬艰苦奋斗的尧龙精神,持续传承中华优秀农耕文明,大力发展农耕事业,兴修水库、山塘、水堰、机耕道、产业路等农业基础设施,积极推广杂交水稻、山地小型机械化农耕等先进农业技术,极大地提升了尧龙山人的农业生产力水平,同时,也为世人保留了一处绝美的云上梯田景观。穆贵华《沿岩梯田》诗曰:“弯弯曲曲绕山梁,崇岭欢披斑马装。层次分明舒画卷,高低错落谱诗行。秋黄璀璨盈千顷,春绿妖娆妒众芳。万类合成交响乐,恬然一曲喜洋洋。” 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将尧龙山人从繁重的传统农耕作业中逐渐解放出来。而承载着传统农耕文化的传统农具,也正在逐渐淡出历史的舞台。为留住这份珍贵的祖先记忆,尧龙山人在云上梯田的万花丛中,建起了一座农耕文化博物馆,将《随身宝》、《二十四节气歌》等传统农书,以及犁头、犁耙、钉齿耙、锄头、镰刀、搭斗、石確子、石磨、对窝等传统农具尽数收入展览,以供怀旧、体验、学习。为传承农耕文化,尧龙山人在梯田中举办插秧节、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摄影大赛等。每每这时,割谷子、捉田鱼、抓鸭子、打糍粑、吃香米、跳竹竿舞、对山歌……欢声笑语漫山遍野,山欢水笑一派新貌!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世代以农耕为主的尧龙山人,至今仍保持着耕读传家的良好传统。古时候,学识渊博的开垦守备田茂玉,曾办学堂鼓励乡人耕读为本;乡贤杨秀灿,曾组织编修《利济培元》。旧时期,众人围坐,听村中老叟道《三国》,说《水浒》,话《西游》,亦是常事,见山中牧童捧书苦读,也是常景;新时代,家家户户重耕读,男孩女孩一个样,人人争当读书郎。正因为如此,才孕育出如此深厚的尧龙文化。从尧龙山走出去的读书人,在各行各业都出类拔萃,有桐梓第一博士生导师,有为国家大型银行和企业策化的金融专家,有国家级的书法家,有企业家,有军政要员,有出国留学生,全国各重点大学学生更是层出不穷。 农耕文化深厚的尧龙山,还孕育出了一道道珍馐美味,如尧龙香米,水辽圣水豆腐,尧龙山辣子鸡,虹关中药烤鱼,尧龙山腊制品等等。这些珍馐美味,纯正可口,绿色原生态,深受消费者青睐,可让游客大饱口福,大快朵颐。 一、饮食文化 1.尧龙香米 尧龙山镇土壤肥沃,山泉资源丰富,拥有龙凤大泥梯田万余亩,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非常适合优质水稻的生长。尧龙香米,便生长在这光照与云雾缭绕的梯田中,其米质独特优良,晶莹剔透,光泽油亮,口感清香,营养丰富,富含多种微量元素,且原生态,无污染,是居家食用、馈赠亲友之健康佳品。 传说,尧龙香米乃佛陀所赐。风簸岩没有簸米了,石碾槽没有碾米了,梭米孔中也没有梭米了,酒店垭也没有米酿酒了……这些米都到哪里去了呢?传说佛陀为惩戒贪心的和尚和酒店店主,为普度众生,把米和酒收走后,便赐给尧龙山人了。佛陀所赐之米,便是生在龙凤大泥中、长在云涛雾海间并沐浴着万道佛光的尧龙香米。 2.尧龙古茶 尧龙山古树茶,又称尧龙佛茶。全镇现探明有古树茶近200棵,主要生长在尧龙山凤凰一带。最初,山上僧侣栽培采摘制作,作供佛之用,渐至民间推广,故人们又称这种古树茶为尧龙佛茶。 尧龙山镇所在的娄山茶区,指乌江以西、赤水以东、乌江以北、长江以南的大娄山地区。娄山茶区,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茶区,是远古中国茶文化的起源地之一,是唐代中国八大茶乡之一,是当代中国最大的茶叶生产基地之一。千百年来,娄山人民创造了悠久灿烂的茶叶历史文化。 尧龙山地处大娄山脉中部,位于娄山茶区。今贵州科学院向应海、南京农业大学鲁新成两位专家扬鞭《老鹰茶:贵州大娄山民族民间古茶种》有载:“茶树原产于中国西南大娄山脉及邻近山区,始饮于该地区,始种于该地区。” 尧龙佛茶有着十分考究的茶道:迎宾、净手、焚香、添水、请佛、净盏、点茶、献供、调茶、供佛、敬客、回念、礼毕。禅宗强调自身领悟,即所谓“明心见性”,茶能使人心静、不乱、不烦,有乐趣,但又有节制,与禅宗变通佛教规戒相适应。禅宗在茶中融入“清静”思想,希望通过饮茶把自己与山水、自然、宇宙融为一体,在饮茶中求得美好的韵律,精神开释。 尧龙佛茶规模种植,约始于明代,其时佛教正兴盛于中国。寺院提倡僧人种茶、制茶,并以茶供佛。僧侣围坐品饮清茶,谈论佛经,客来敬茶,并以茶酬谢施主。清康熙、雍正年间,尧龙佛茶始少量供应朝山香客,今年产量也十分有限。 3.尧龙山野生猕猴桃 富含维生素C、硒等微量元素及其它营养成分,被誉为“水果之王”,自尧龙仙山纯野生环境生长,原生态,无污染,具有抗氧化、衰老和防癌抗癌功效,非常适合老人、儿童和孕妇食用。 4.尧龙山野天麻 天麻,原名“赤箭”,乃稀有名贵之药用植物,《本草纲目》称为“定风草”。人们传说为上天神赐,故称“天麻”。 尧龙山独特的气候条件、地理环境,造就了天麻的生长。冷湿气候与诸多适宜天麻生长的生态因素,形成了乌天麻、黄天麻与绿天麻三个优质的天麻品种。 天麻块茎微辛、甘,性平,归肝经。具有熄风、平肝、通络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肝风内动,惊痫,抽搐及破伤风等症;还可用于治疗肝阳上亢所致的眩晕,头疼等症状;还可用于治疗风湿痹疼及肢体麻木,手足不遂等症。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天麻具有显著的镇静和抗惊厥作用,尚有广泛的镇痛作用,能降低血压,减慢心率,对实验性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尚能舒张外周血管,降低脑血管阻力等作用。 闲时,尧龙山农民常上山采来野生天麻炖鸡、炖鸭或者炖腊猪脚,还有喜欢喝酒的人,常将它晾干后泡酒。近年来,随着尧龙山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尧龙山野生天麻随之扬名于外,倍受人们的青睐。 5.尧龙山方竹笋 桐梓是中国大娄山方竹笋之乡,而尧龙山镇是全县盛产方竹笋的大镇之一,全镇拥有1万余亩方竹林,年产量达1000吨。 方竹笋肉质肥厚,脆嫩鲜美,含有丰富的纤维素。每到仲秋时节,满山遍野的采笋人,在山谷沟壑间回荡着悠扬的采笋歌。采撷回来的方竹笋,剥去褐色的笋壳,白生生水灵灵的像一座小小的象牙宝塔。尧龙人历来就把方竹笋作为山珍佳肴,招待远方宾朋,“无笋不成席”已是尧龙山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外出带上一两斤干笋,馈赠亲友,分外大方得体。 6.尧龙山刺梨干 刺梨为蔷薇科多年生落叶灌木缫丝花果实,又名山王果、刺莓果、佛朗果、茨梨、木梨子,别名刺菠萝、送春归、刺酸梨子等,是滋补健身的营养珍果,是一种稀有的果实。其多生长于海拔500米-2500米的向阳山坡、沟谷、路旁及灌丛中。刺梨被称为“维C之王”,其全身都是宝。刺梨中含有一种叫做超氧化物岐化酶的物质,它可以减少体内自由基的破坏,起到抗衰老的作用。用它制成刺梨干,不仅是一种健胃食品,还是一种养生佳品;用它泡茶喝,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延缓衰老、抗动脉粥样理化,具有解毒、健胃、抗应激素、防治糖尿病和降三高的作用;用它泡酒喝,具有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有效预防中风及预防抑制糖尿病等多重功效。 尧龙山镇境内以林地、山谷分布为主,最高海拔高度不足2000米,除沿岩、金山和水辽及中河一带有大片梯田外,其余大多为斜坡山地,尤其是在镇政府所在地海拔在1000米上下的地方,野生刺梨随处可见。目前,在尧龙山镇大面坡村炉塘一带,有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始大面积引种,与省内贵阳、龙里、贵定等刺梨主产区形成产销经营连锁,其产品供不应求。 7.尧龙山梅花鹿 在尧龙山莽莽苍苍的原始森林中,世代生长着野生梅花鹿这一奇珍异兽。尧龙山人很早就学会了如何与梅花鹿相处,村民饲养梅花鹿的技术源远流长流,在尧龙山南麓,就有一家梅花鹿养殖场,其规模之大,为黔渝地区所独有。 梅花鹿一身皆是宝:鹿茸,新鲜采摘,保证绿色原生态,具有壮元阳、补气血、益精髓、治阳痿等作用。鹿肉,肉质鲜嫩、味道美、瘦肉多、结蹄组织少,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鹿鞭,味甘、咸,性温;归肝、肾、膀胱经;补肾精,壮肾阳,益精,强腰膝,主治肾虚劳损,腰膝酸痛,耳聋耳鸣,阳痿,遗精,早泄,宫冷不孕,带下清稀等。 8.尧龙山香猪 尧龙山香猪,是在广西巴马香猪的基础上,经长期山林散养、逐步繁殖而来。尧龙山自然生态环境良好,四季清凉,方圆数十公里内均无污染企业,这样的环境,无需圈舍,可任由猪仔在林间野地撒欢跑越,吃食各种野草、竹笋或树叶,直到出栏,真正实现原生态、绿色放养。 尧龙山香猪骨细皮薄,肉质鲜嫩,特别适宜烧烤和红烧。香猪肉细嫩而富有弹性,味美甘香,营养丰富,胜似山珍野味,烹制时不需要添加任何佐料也清香扑鼻。 尧龙山香猪与家猪相比,具有蛋白质、氨基酸、钙、磷含量高,脂肪含量及热量低等诸多优良品质。香猪肉蛋白质含量高于普通猪;脂肪为普通家猪的20%左右;热量是普通家猪的70%左右;钙磷含量和比例几乎与鸡蛋完全一致。尧龙山香猪肉营养全面,富含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且含量普遍高于普通猪,其中谷氨酸的含量是普通猪的200%以上。 尧龙山香猪肉中含有一种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的特殊物质,它具有多种药理性,可使血管内皮细胞合成的抗炎物质增多,使血小板形成的血栓素A2减少,起到预防血栓形成,有较强扩张血管的活性,对美容和保健有特殊效果,对预防心血管疾病有独特功效,符合人体生理需要和健康需求。 近几年,特别随着猪肉价格的上升,尧龙山生态养殖的香猪倍受消费者的青睐,尧龙山香猪市场供不应求。 9.水辽豆腐宴 水辽圣水豆腐起源于西汉古夜郎王国时期,制作工艺由中郎将唐蒙自京城传入。它以颜色雪白、质地细嫩、柔韧性强、味道回甜、鲜美清香著称于世。据传,夜郎王到尧龙山朝拜,水辽地方官吏用豆腐宴接驾,夜郎王品尝后感觉口味绝佳,风味独特,从此,水辽豆腐宴就成了古夜郎国宴。后来,渐渐成为民间逢年过节和大红喜事中,招待贵客的宴席,已成为尧龙山“无豆腐不成席”的习俗。古夜郎的水辽豆腐同仁怀的茅台酒一起,成为宫廷贡品,不能异地复制,同样的黄豆,同样的制作方法,只要离开水辽,做出来的口感则是天壤之别。 水辽豆腐宴品种繁多,有圣水豆腐、血豆腐、金砖豆腐、朝廷豆腐、仙姑豆腐、鸡抓豆腐、麻婆豆腐、鸳鸯豆腐、口袋豆腐、如意豆腐、芙蓉豆腐、波菜豆腐、纸包豆腐、家常豆腐、豆腐干、豆腐皮、霉豆腐等上百个品种。 豆腐制作工艺独特:用本地生产的黄豆,取尧龙山山泉水浸泡,人工石磨慢磨,黄豆草秆烧煮,竹筲箕过滤,胆巴点卤等祖传工艺制作。用炒、炸、炖、蒸、熏、烂、凉拌等各种烹调方法,制作成各种豆腐菜,可以单独成席、成宴。 豆腐宴的做法特别讲规矩,每桌席上菜的数量必须是成三的倍数,表示三阳开泰,天、地、人和。用于祭奠天地或祖先的宴席,必须是九碗,摆在桌上横竖成行,每行每列都是三碗,表示天圆地方,走遍四面八方都顺顺利利,万事大吉,长长久久。 水辽豆腐的吃法十分讲究:每年新黄豆出来的第一顿吃豆腐,都要先祭天地,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年年丰收;再祭祖先,表示孝道之心,感恩之情;还要请左邻右舍的亲戚朋友、父老乡亲都来品尝,敲锣打鼓庆贺丰收。 尧龙山水辽豆腐的营养十分丰富:含有铁、钙、镁、磷等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还含有糖类,植物油和丰富的优质蛋白,素有植物油之美称。豆腐的消化吸收率达95%以上,两小块豆腐,即可满足一个人一天钙的需要量,有高蛋白,低脂肪,降血压,降血脂,降胆固醇,宽中益气,调和脾胃,消除胀满,清热散血,预防和抵抗癌症等功效。是老幼皆宜、宜神养生、益寿延年的美食佳品。 大自然也真是万分神奇!在水辽贤发山庄旁矗立着两块巨石,远远望去,就犹如盛在碗中的两块水豆花一样端放在那里,成为了一道自然景观。 10.虹关罗氏祖传中药烤鱼 尧龙山酒店垭虹关,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是由川入黔的第一道险关要塞。古人用“上虹关若登九天,下虹关若降九渊”之语,形容虹关的险要。川黔边历代战争,曾大都在虹关进行,素有800年虹关古战场之称。 自唐杨端率七姓入播后,杨、罗二氏世守播州虹关。历史悠久的古战场文化,孕育出虹关罗氏祖传中药烤鱼这道传统美食。在虹关古战场下,罗氏五十六世孙罗德金继承的中药烤鱼,早已成为享誉远近的美味佳肴。 罗氏祖传中药烤鱼,从中药采摘配伍,佐料熬制,活鱼捕捞,药材熏烤,出锅上席,整个过程严格、漫长、考究,稍有差错就药性万里,滋味尽失,特别是中药材佐料熬制,非经六小时慢火文制不可为,整个过程需不停用勺子翻动,火候不可有丝毫之失。 最具魅力的食材长在山中,潜于水底。长在山中的是中草药,需要根据不同季节适时采摘晾晒;藏于水底的是野生活鱼,就在古战场下百方水潭之中,需要有足够的耐心捕捞、垂钓。 虹关罗氏祖传中药烤鱼,营养丰富,为滋补、养生、保健佳品。富含人体所需要的维生素A、D、E、多脂肪酸以及钠、硒、碘、镁、磷、铁、钙等微量元素。常食可强神补脑,养肝补血,泽肤养发,有防癌抗癌之功效。 11.尧龙山辣子鸡 尧龙山辣子鸡,以尧龙山生态土鸡为食材,辅以独特的鸡血、糍粑海椒、花椒、纯菜油,红焖精制而成,口感香辣,肉质鲜嫩糯滑,令人回味无穷。因选料严格,配料独特,加工精良,风味远近闻名。制作时选用鲜嫩活仔鸡,上好干辣椒,配以鲜姜、大蒜精炼油等几十种佐料炒制而成,分“黄焖”和“辣子炒”两种。食时辣中含香,回味绵长,吸引着远近食客慕名前来大饱口福。 12.尧龙山腊制品 尧龙山腊肉,表里如一,透明发亮,色态鲜艳,黄里透红,吃起来味道醇香,肥不腻口,瘦不塞牙。不仅风味独特,而且具有开胃、去寒、形佳的特点。尧龙山腊肠,取农户野草饲养生猪之五花肉精制而成,肥瘦均匀,肉质色泽鲜红,口感香甜,口齿留香。尧龙山血豆腐,又名“血粑豆腐”、“猪血丸子”、“金钱丸”,以豆腐为主料,配以适量的猪血、猪肉和鸡蛋制成,味道独特,口感绵长,是尧龙山一道传统美食。每年寒冬腊月农闲之时,家家户户腌制腊肉香肠和血豆腐,以供来年之需,是尧龙山人悠久的传统。 二、民俗文化 (一)汉民族民俗 1.婚嫁习俗 做香 首先,男子家长托媒人三次送“茶食”(礼品)到女方,如女方同意婚事,则告知男方,择吉日订婚(也叫取同意),否则,即退还男方礼品。 取同意 订婚时,男方的礼品以衣料、鞋面、花线为主,这是给女方当事人做鞋、枕头等用的。女方父母的礼品以糖食为主,还有敬祖宗的香烛纸钱等。男方的亲友同媒人一道抬着礼品盒去下聘(抬盒必须双数,以示吉利)。 开庚、送庚 取同意之后,男方托媒人要来未婚妻的生辰八字(出生年、月、日和时辰的甲子数),叫开庚。男方也列出生辰八字,请术士择定婚期,书面送到女方,叫送庚。这以后双方忙着置办婚事。 结婚 (1)起媒:婚期头天,男方要起媒,即将媒人请到家中,商议如何迎娶新娘。(2)迎(送)亲:结婚当天,男方所有前一天分派好帮忙任务的亲友,在媒人的带领下,随同花轿、乐队到女方家迎亲。迎亲队伍到达女家,有保亲人送上拜书,女方派人接待收受礼物,保亲1人、提壶2人,共3人在女家堂屋举行祭祖仪式,其他人捆绑嫁妆,宴后返回。新娘上轿前,拜别祖宗和亲属长辈,背对大门,将事先准备好的筷子丢在门内,意在不吃娘家饭了。弟侄陪送叫送亲,花轿到达男家,先进行“回车马”仪式,等到吉时进亲。(3)进亲:花轿抬到门口,请一位子女多的妇女扶新娘下轿入堂拜堂成亲。(4)闹茶:即晚上闹洞房,说九字盘(每句九个字的吉利话或是调笑语)。 回门 婚后3天,新婚夫妇回娘家拜见父母,不管远近,当天返回,不能在娘家过夜,叫“回门”。婚后一个月,娘家接女儿回家住一个月。 拜新年 次年新春,小两口还要先回娘家、再到各亲戚家拜年,称为“拜新年”。 解放后,移风易俗,一切从简,自由恋爱,新式结婚,嫁妆、彩礼也随着人们生活的富裕越来越丰厚。当然,也有很多媒人介绍的婚姻,先看人,满意后看男方家庭条件,都满意后男女自由交往。日久情深了,再择日定亲,男女双方改口叫对方父母为爸妈,选定良辰吉日完婚。 2.寿诞习俗 解放前,自身未满60岁或父母一人健在,都不能办寿酒,否则就会遭到谴责。家庭富裕,子孙发达,年满60岁的老人,由子孙给老人办寿酒。诞辰之日的前一天晚上,要举行一定的仪式给寿星庆寿。 庆寿时,先敬神灵祖宗;再请喊礼先生入寿堂布置,简单的是果盘十二个、寿烛十二对。寿堂布置完毕后,先请寿星上坐,尊辈姻亲在两侧陪坐,其余亲朋好友两旁观礼。庆寿开始后,先由厨师献寿盘,然后由儿女辈、孙(外孙)辈依次拜寿、顶酒、膝行三步献与寿星,寿星封赠吉利话;其余亲朋好友贺寿。寿毕散果盘、切蛋糕分享。 宴席的规模种类丰富,从“九个碗”、鸡鱼席到海参席不等,甚至有全羊席的。 3.丧葬习俗 境内老百姓去世后,多沿用道教丧葬习俗,因此长期以来尧龙山道教活动比较盛行,道士人数众多,他们顶敬的始祖是张天师。道士有两类:一类是出家道士,一类是俗家道士。尧龙山以俗家道士为主,他们以给死者“开咽喉”“下葬”“烧七”“做阴生”“做周年”“除灵”等为业,有“诵经拜忏”和做道场等多种形式,以此超度亡魂。此外,道士还兼书符念咒、驱鬼降妖、祈福消灾等活动。这种道士皆师传徒受,有一定的脉派,一个师傅传下来的就是一个系统。 解放后曾一度停止活动,20世纪80年代后,各种祭祀活动又频繁起来,家有丧事都要搞“开咽喉”、“下葬”、“烧七”、“除灵”等活动,以寄托亲人的哀思。规模大小根据死者家属的经济状况而定。 目前依然遗存下来的丧事习俗有: 报丧 镇域内的家庭主要成员特别是尊长去世后,须通知亲戚朋友前来吊唁,名曰“报丧”。在交通不便和信息闭塞的过去,当地报丧形式主要为跑告,就是请来道士开灵择日期后,就安排和吩咐四邻青年人即刻走路或乘坐车辆赴各地亲戚家,告知出殡吉日,亲戚必于出殡之前连夜赶到下祭。另外,还有讣告和电告的形式。讣告主要是机关干部、教师、工人以及当地企事业单位的职工死后,由单位负责人和死者家属组成治丧委员会,在街上张贴;电告主要是针对通过跑告都没有办法通知的远距离亲朋,用电报、电话等形式通知。 丧礼 家中尊长去世后,一般都会按一定的礼数举行或隆重或简易的活动。 (1)送终:家中尊长临终时,一家人会汇集床前,候其遗嘱,守之落气,叫做“送终”。 (2)停丧:尊长死后,待烧了落气钱,放了落气火炮后,请来年纪大的长辈为之进行简单的梳洗,并为之穿上准备好的老衣,停放于床上,孝子们穿上孝衣、披上孝帕、系上麻腰带,等待将死者装入棺材之中。 (3)入殓:死者子女或亲属亲手入殓,然后将棺材置于堂屋;入殓后,亲人必须昼夜守棺,以防别有用心之人将铁钉之类的东西放入棺材之中。 (4)奠祭:又称为吊丧、吊香、下祭、坐夜。葬日前夜,亲友备挽幛、鞭炮、钱纸等物,请锣鼓匠前往祭奠,称为“打锣”。 (5)安葬:按道士择定出殡吉日,由孝子携香烛纸钱等,四邻帮忙将死者棺材抬至墓穴前通过一番法事后下葬。出殡时,一般会在灵柩前设置四方桌,摆上刀头(方正熟猪肉)一方,酒杯三只,清水一碗,香烛纸钱,红公鸡一只,斧头一把,小瓦罐一个,干竹篙一把,然后道士一轮法事后,众人抬起灵柩,喊唱着“哀号”直奔墓地,这叫发丧,又称发驾。 (6)复山:葬后三日,道士于墓地为亡人买山纳契定界,亡人家属为新坟添土,谓之“复山”。 (7)守孝:又叫守制。旧时父母亡后,孝子要守孝三年,夫妻忌同房,读书人三年不能应试等,后来人们在七七四十九日之内忌做这些,在政府机关上班的工作人员,会给一定时间的“丧假”。 (8)做道场:开奠次日始,七日为一奠,称为“烧七”,至七个七。道场大小,视其家境而定,一般在“七七”(又叫毕七)中做道场,又叫“除灵”,时间一般为三至五天不等。 随着社会的进步,为节约土地资源,移风易俗,尧龙山镇农村于2019年起实行殡葬改革,自此逝者均实行火化和集中安葬。 4.祭祀习俗 尧龙山历来有祭祀祖先神灵的习惯,在农村,大多数人家堂屋里都供奉有香火。香火下面是土地菩萨神位。每逢重要日子都要烧香虔拜,祈求福禄、平安。祭祀祖先的时间一般在正月十五、七月十五、腊月三十或红白喜事时,每逢这些时候,都要烧纸钱,供食供酒,烧香燃烛进行祭奠。 5.拜师习俗 尧龙山境内民间拜师学艺(木匠、泥瓦匠、砖工、石匠等等),首先要请中间人到师傅家咨询,待师傅认可,同意教授手艺后,进行拜师仪式,算是正式收徒。一经拜师,终身为徒,凡是逢年过节,师傅的生辰等都要去拜贺。从此,只要师傅有活计,徒弟就和师傅一起做,待师傅觉得徒弟的手艺已经可以单独做活了,才允许徒弟出师。徒弟学艺期间,老板所开工钱,师傅是不全部给徒弟的,只给一定的零用钱和生活费。出师时要办出师酒,宴请相关人士,徒弟要给师傅置办一整套衣服,以感谢师傅的授业之恩。至此,学艺之人才算出师,可以自己做活,也可以收徒传艺了。 6.杀年猪 大约3000年前,古文献已有养猪的记载。养猪是中国农业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黔渝地区一直盛行至今。 人们对年猪有着特别的讲究和忌讳,从买猪到宰杀,主人家都会对年猪进行精挑细选,细心喂养。主人买猪时就要辨识,不要“五爪猪”。“五爪猪”又分“天五爪”“地五爪”,它们分别指前脚和后脚有五个拇趾,并且猪的身条儿要好,能长出个好身条来,这是入选年猪的必要条件。 每到年终也就是农历的冬腊月,杀年猪的季节就到了,主人家提前请了屠夫,再请几个拉猪的老手来帮忙,并且邀请亲朋好友来作客庆贺,叙谈谁家的粮食丰收,谁家的猪又大又肥,然后大家相聚一起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畅叙亲情与友情。 说到杀年猪,奥秘在“杀”字上,主人家会选一位经验丰富的杀猪匠,并且在当地久负盛名,主人家选好黄道吉日,提前把烫猪水烧好,接血的盆洗干净,杀猪板凳预备好。匠人到后,选好板凳方位,一般头东尾西,预示亮方,再把接血盆放好。主人家都懂规矩,在盆内放上喜钱,让匠人把刀杀进猪脖子血不能溅在钱上,匠人才把钱捡起来,这样就证明匠人的手艺过硬。当主人抽刀后血才缓缓流出,若猪血流得多,又红,寓意主人家来年日子红红火火,大吉大利,若猪血少又黑,寓意来年财运差,有灾星,这时匠人会口中念咒替主人消灾避祸,保佑平安。 当猪开肠剖肚后,知道主人家要招待客人,杀猪匠自己也可以美美的吃上一顿,所以把猪身上的好肉(肝、背柳、夹子等)每种割一块让主人家煮起。因现杀的肉,细胞活性高、肉质新鲜、柴火猛,做出来的回锅肉、猪肝、肉丝、旺子汤等又鲜又嫩,非常可口,又因亲朋好友畅谈心情十分舒爽,因此,杀年猪既可改善一年的生活又可联络感情,更是主人富裕好客的体现。如果没杀年猪,左邻右舍及亲朋好友认为主人今年经济拮据,大家也会杀年猪时送点肉,帮主人度过难关。所以这一习俗在尧龙山一直流传至今,根深叶茂。 境内汉民族习俗较多,事关礼仪、喜庆、志贺、婚姻、丧葬等,现选编部分以飨读者。 (二)少数民族民俗 尧龙山少数民族主要是以苗族为主,镇内兰草台、高岩河、白毛田等村民组为苗族同胞聚居地。如今,他们仍保留着吃长桌宴、吹芦笙、跳竹竿舞、对苗族山歌等独具特色的苗族文化习俗。苗族同胞待人非常热情,至今保存完好的表演性节目主要是吹奏芦笙和边吹奏芦笙边跳竹竿舞蹈,尤其是在篝火旁边吹奏芦笙边跳竹竿舞蹈,十分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风情,每每令人留连忘返。 境内其他少数民族种类很少,如彝族、瑶族、侗族等,均为改革开放后外省婚嫁等新增少数民族种类,且人数极少。 先成尧龙地处2600平方公里川渝黔旅游金山角,黔北门户准4A级自然风景区——尧龙山,其山势嵯峨,绵延数十公里。先成集团斥资30亿,潜心巨著约5000亩禅意生活,打造医、食、住、游、文、娱、思、享、健为一体的生态禅意康养小镇。 项目亮点: 1.项目䀝邻尧龙山风景区4A(申报) 2.5分钟集镇配套 无污染 负氧离子高达每立方米3万个 3.项目座位在1100米的黄金避暑养生海拔 4.户户超大面积赠送,户户通风采光优 5.全框架结构新现房,优秀房开商 6.年平均气温15.2℃ 7.离主城近140KM公交直达项目 8.项目体量大100万方,三期打造,一期共1637户 9医用大电梯,智能安防系统 10.小区内设有银杏大道,水系景观,喷泉,户外健身场,球场,儿童游乐园等 11.购物方便,医院,银行,车站,农贸市场齐全配套 12.周边旅游景点,尧龙文化公国,菩提广场,瑞峰寺,朝天圣梯等 先成尧龙户型: 看房电话:400-6606-126 |